O2O 大战似乎又要开始了

文 | 里昂

O2O 战争从线上蔓延到线下。

最近一段时间,阿里巴巴旗下 O2O 平台「口碑」推出扫码红包活动。用户到线下餐厅、超市、KTV 等吃饭、购物或休闲娱乐,用支付宝扫描商家的口碑码,就能拿到 1-999 元不等的现金红包,直接在店里使用。

此外,极客公园还注意到,北京的一些线下超市也在通过补贴引导消费者通过支付宝支付,甚至在北京的一些小商店,商家扫描用户支付宝支付代码,也会有小额减免。

从表面上看,烧钱补贴是指导用户移动支付的行为。有趣的是,这些企业已经进入「口碑平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支付宝可以通过补贴提高用户活动,聚集用户,口碑可以赋予 聚集用户B 端。因为口碑目前想做 B 端业务的关键是要让 B 端有生意可做,做得好。

支付宝和声誉没有宣布补贴计划将投入多少资金。然而,极客公园在接受支付宝采访时发现,支付宝已经制定了一个三个月「烧钱」计划。

其实这一切早就有迹象了。

战场转移:从线上到线下

近两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分水岭。2015年 ,被称为「合并年」;2016 年,互联网「下半场」开始拉开序幕。O2O 作为移动互联网曾经最热门的领域之一,随着行业第一美团和行业第二大众点评的合并,战争似乎结束了。

然而,2015年 6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注资 60 1亿重启口碑,这注定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根据当时的口碑,帮助当地生活服务更好地解决痛点,更好地适应这种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称之为对美团的狙击战。当时美团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而阿里巴巴作为美团前股东正在减持。

另一个互联网背景是人口红利消退。「下半场」是王兴在 2016 年提出的,但移动网民几乎饱和的趋势早已明显,但 2016 移动网民的增长率已经达到「最低谷」。CNNIC 报告显示,2016年手机网民增速仅为 6%,创历史新低。

因此,口碑的目标非常明确,即离线。2016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金融服务饿了么,口碑外卖饿了么,口碑业务更关注餐饮、超市、休闲娱乐、美容等线下商店形式的业务。为了避免业务重叠的内部消费,口碑明确不做 OTA因为 OTA 阿里有飞猪,票务领域有淘票。

当时,美团的评论也开始关注布局和增加。2016年7月底,新美大宣布了新的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员任务:整合到餐集团、外卖集团和餐饮生态平台,建立「餐饮平台」。

王兴说,从营销、配送、IT 系统、供应链、金融等多角度为餐饮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此过程中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双赢合作,建设生态系统。此前,餐饮生态平台的业务重点是促进餐饮的 IT IT 系统标准化和互联网化。

2017年4月,口碑推出了口碑码。口碑码代码实际上是一个二维码,但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商店,完成一系列的消费过程,如预约、排队、订单、折扣、支付等。完成这一点「一条龙服务」基础是帮助商家建立一套 IT 系统。

美团点评和口碑,双方的目标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帮商家建 IT 系统。然而,在过去的 2016 年,由于之前商家的积累,美团点评的推广速度更加领先。

战场高地:如何发挥数据的力量

当口碑代码推出时,一种错觉是口碑应该与小程序相匹配,因为口碑代码与小程序的概念是一致的。此外,自2017年 1月以来,小程序问世以来,当人们仍然对小程序感到困惑时,口碑不可避免地会给人们一种「柳暗花明」错觉。其实不然,口碑的核心领域是 O2O,只是小程序给了口碑一个新的想法。

2016年,口碑的主要战略是「支付即会员」,口碑希望借助支付宝的线下支付和数据能力,帮助线下商家将线下客户沉淀为自己的会员,然后进行后续的精准操作。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就是可以有用户的消费数据,但缺点也很明显。商家只有数据,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商家和用户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交流。

然而,口碑代码是不同的。承载在二维码上的商家口碑店将有三个部分:内容、营销和功能。其中,内容部分主要用于帮助商家展示商店信息,如商店的品牌故事、菜单和商店工匠介绍;营销部分主要用于发布商家的促销活动,如优惠套餐、闲置促销;功能部分包括在线预订、在线订单、移动支付等。

这样,用户和商家之间的关系「接触面」它将更广泛。消费者可以独立预约和选择菜肴。用餐结束后,他们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菜单、扣除折扣、完成付款并开具发票。事实上,口碑代码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节省部分劳动力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准确的营销。

这一战略的逻辑是,口碑认为线下商家并不缺乏流量,而是缺乏运营流量的能力。

怎么理解?O2O 服务现在基本上是两种模式,回家和商店。即使网上对线下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也是「到店」消费仍然是刚性需求,商店服务仍然占据 O2O 部分的一大块。根据艾瑞的数据,从 2012年到 2016 年,到商店 O2O 市场份额仍占 80%以上。

这可能还远远不够。口碑相关负责人向极客公园承认,口碑最困难的问题是数据分析和产品,数据能力最终可以简单实用,数据产品效果明显,是一个复杂、困难的过程,测试整个公司的技术和数据能力,以及理解离线业务需求的能力。

换句话说,虽然口碑目前已经搭建了一个平台(注:口碑只是平台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商家营销工具和个性化功能的开发交给第三方),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用数据赋能商家,赚钱。

口碑透露,2017年口碑 的目标是进入商家 500 万,接入口碑码的商家超 300 万。目前口碑商家 250 万,口碑码商家 100 万。据公开报道,美团目前评论的数据是活跃商家300多万。

就数据而言,口碑与美团点评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口碑并不否认这是一个「地推」的结果,据了解,和口碑合作的地推平台有上千家。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还是看如何通过数据帮助商家去赚钱。

口碑说,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时,马云说,如果你想赚钱,你必须先帮助别人赚钱。因此,口碑现在所做的与淘宝相同:让企业先赚钱,这样他们才能赚钱。

此外,商家接入 IT 系统不应该是一个「二选一」在口碑方面,商家不会被要求站队,只选择口碑或美团点评。按照王兴的理念,美团点评的中心是用户。在生活服务方面,用户需要的是美团点评会选择的方向。虽然不会有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但口碑的增长已经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当美团点评朝着用户需求的方向运行时,它仍然必须关注其竞争对手。

变量:小程序

互联网行业的一个规律是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虽然,现在 O2O 线下是美团点评和口碑的领导者,但一个变量仍然是小程序。

小程序一出生就被赋予「线下入口」线下高频场景的使命只不过是餐饮、旅游、快速消费品等领域。6月,微信团队首次解了零售领域应用小程序的运营规则,并推出了支付 小程序、支付 会员、支付 单品、支付 大数据等快速消费品零售行业的营销模式方案。

商家可以通过微信支付转化线下流量,借助支付会员实现更准确的会员运营模式,借助支付 单一产品,从广告到商店识别-支付优惠券-购买优惠券-数据沉淀-二次接触,完成商品数据,创造零售的整个过程 O2O 闭环。

虽然这一事件并没有引起业界的太多关注,但即使是大约半年后,小程序仍然没有达到爆发点。但微信超级 APP 的能量,足以让 O2O 玩家保持警惕。起初,米聊天首先推出了微信,但后来并没有变大。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曾感叹,米聊天并没有被微信弯道超越,而是被力量压垮了。此外,考虑到微信支付,高频使用和用户基础将使微信具有后发优势。

与其说 O2O 风云再起,不如说 O2O 战争从未结束,只是现在改变了战场。王兴曾说过,O2O 战争永远不会平静。口碑告诉极客公园,他非常希望结束的那一天到来。但那一天可能根本不存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

原文链接 → O2O 战争似乎又要开始了。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