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快送O2O平台4条出路 关键要选对超市

               联商网专栏:59store刘江峰的多点天使轮和宅米分别获得2亿融资IDG爱鲜蜂投资1亿美元C轮获得红杉资本等7000万美金的融资,另外还有闪电购、楼口、即买送、生活圈C、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认可。它们都属于超市快递O2O,消费者用App下单,快速(30分钟到2小时)向消费者发送超市商品。

       为什么资本市场疯狂投资超市快送?是因为超市品类(含生鲜)购物频次最高,市场容量最大,这个领域容得下新的巨无霸,它能向上兼容,一旦消费者习惯某个超市快送平台,就可能在此平台上购买任何商品,加上它位于社区,还能扩展出社区O2O总之,超市快递平台O2O有可能重塑零售生态,成长为下一个独角兽。

       超市快送O2O分为4种模式:一是到大卖场取货,比如19e送回家,多点;二是与便利店(个体超市)合作,如爱鲜蜂、米饭、闪电购买;三是自建供应链,如美好生活、楼口、叮当;四是做垂直市场,比如59store、宅米等。本文主要分析大卖场提货模式,指出可能的突破。

       超市快送O2O的四条出路

       到大型超市购物是每个家庭必做事之一,从出门、购物、排队、提货回家大概要用1-2个小时,超市快送为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是“跑腿”。消费者只需要在App在购买商品时,送货人员将帮助消费者完成购买和送货过程。跑腿的过程会产生提货和送货的成本,所以足够的消费者愿意支付送货费,这是超市的快递O2O商业模式的第一条出路。

       如果没有足够的消费者愿意支付送货费用怎么办(笔者认为愿意支付运费的消费者很少),事实上目前超市快送O2O平台补贴送货费和促销费,合作超市不会给快递平台返利。因此,第二条出路是,当订单足够时,从合作超市提货到自建供应链,在小商圈建立小仓库,管理采购、销售和库存,赚取商品采购和销售的差价。一方面,它增加了商品的毛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它通过多次交付降低了交付成本,最终实现了盈亏平衡。

       第三条出路是流量变现,在App引进各种服务商家,如家政花卉、租车外卖等,通过收取流量费补贴交付损失。这条路的可行前提是流量足够大,对客户的粘性足够强,与第二条路所需的条件相同。作者估计,每个网点每天超过1000个订单是实现第二条和第三条出路的前提,但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第四条出路是重塑合作超市,设计一种崭新的超市业态,它能与超市快送O2O完美结合,快递平台不仅抢占了实体超市的库存客户,还为实体超市带来了新的客户,降低了实体店的运营成本,达到了1 1大于2 的效果。

       基于超市快送的超市业态

       为什么合作超市不愿意给超市快送O2O平台返利,因为货物是送货人员在超市货架上取货,从超市发货,占据了超市的展示空间,经历了采购和库存的过程。这些商品需要承担超市的运营成本。一般超市净利润为1-5%,超市快递平台返利空间不够。更重要的是,合作超市认为超市快递平台抢占了自己的库存客户,客户转移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平台上总是很担心,那么如何将返利转移到超市快递平台呢?

       有个数据很关键,快送平台是否抢了合作超市的存量顾客,快送平台产生的销售额比合作超市损失的销售额高多少,是创造了增量还是抢占了存量。如果超市快送平台创造了足够的增量销售额,则理论上有资格分得更多商品差价利润,如果超市快送平台只抢占合作超市线下交易额,则没有争利的理由,测试和计算此数据意义重大。

       基于上点,我们可进一步思考,超市快送平台与什么样的超市合作,才能少抢占合作超市的存量顾客,能获得更多增量顾客。我们是否能设计一种新的超市业态,它能更好地与超市快送平台结合,让快送平台为实体超市降低成本且带来更多顾客。

       我构想的与快送平台结合的超市业态是这样的:它面积3000-5000平米,有更大的仓库,生鲜类商品更加标准化,整体商品结构更符合年轻人需求,它的ERP该系统具有货位管理和拣货配送功能,可将实时库存扣除安全数后传输到在线平台。它使用它App取代会员卡,实现会员积分和个性DM功能。

       最关键的是,此超市业态有“特惠价”的功能,每个商品都有2个价格,零售价和特惠价,特惠价舍去前台毛利,平均比零售价低10%,顾客在收银台结账时,要选择用零售价还是特惠价结账,如果选择特惠价结账,则顾客需要多支付10元费用。

       要享受特惠价就要支付10元固定费用,特惠价比零售价低10%,所以顾客购物越多越划算,当客单价300元时,为顾客节省20元。特惠价的目的是要赋予超市批发购物功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大单(一站式)购物去XX超市的概念增加了超市的覆盖面和吸引力。

       同时此超市也推出App订购,一小时到货服务,价格与店铺统一,顾客可以选择以零售价结算59免邮,也可以选择以特价结算,收取10元运费。

       新业态超市可行性分析

       为什么说具有“特惠价”功能的超市能更好地与超市快送O2O平台结合有以下原因:

       1、大型超市是满足一站式购物的业态,电子商务对百货类商品冲击最大,对食品冲击比较小,推出特惠价等于强化大卖场一站购齐的特性,强调卖得越多越划算,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寻找大卖场的定位与价值。但由于毛利降低,所以大卖场需要覆盖比以前更大的范围,需要更多的客流才能维持盈亏平衡。送货人员是活体广告,他们能覆盖更广范围,他们身穿广告送货服,经常出现在消费者眼前,能起到提醒广告作用,为门店带来更多客流。

       2、送货上门的特点是固定成本很难压缩,送货一次要6元人工成本,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客单价越高毛利越高,特惠价的存在,就是鼓励顾客提高客单价,与快送业务的成本曲线特性吻合。

       3、一些消费者喜欢到门店购物,一些消费者能接受App订购后,快速送货上门。最后,这两类消费者将保持一定比例。一些消费者将根据情况在这两个渠道中进行转变。这两种需求可以通过新的商业形式覆盖,从一开始就向消费者灌输新的定位,满足线上线下需求,让客户可以自由选择购物渠道,而不会抢劫客户。

       4 、假设3000到5000平米的传统超市能覆盖3公里范围,服务4万户家庭,毛利率20%。那么预估本项目的超市能覆盖6公里范围,服务7万户家庭,毛利率15%。预计其中到门店购物的有5万家庭(因为有批发业务),选择送货上门的有2万户家庭(抢了便利店的顾客),数据上看能达到盈亏平衡,而且会获得App粘住客户后产生的流量实现收入。

       5、还可以基于此业态尝试一些创新,比如“1元包邮”满足碎片购物需求的夜间统一送货服务,比如用合伙人推出管家模式,比如引入积分打通线上的积分引流模式。类似一号店的传统网上超市每单履成本超过20元,而短距离发货履单成本只要6元,消费者需求量与货源距离之间有最佳平衡点,找到此点是模式走通的关键,超市快送O2O优势不仅仅是快。

       本文指出超市快送O2O平台4条出路,分别是收运费、变自营、流量变现和打造新业态超市。其实前三条出路都比较困难,美团组建商超部门测试快送业务已经好几个月了,至今不敢下手。在本文中笔者给出第四条出路,或许值得创业者(或传统超市)一试。  (联商网专栏作者 张陈勇)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