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

引言:“药物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关键技术专业课程。文章内容针对上海市应用技术大学课程现况实现了剖析,并参照了世界各国有关课程的课堂教学,表明了现阶段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讲课內容、授课方式及实践活动过程等领域开展改善,使“药物分析”课程获得基本建设和提高。

  关键字:“药物分析”;制药工程;教育改革

  制药工程是以有机化学、药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知识为支撑点,以工业生产为向导的综合技术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开设的新起技术专业。据调查,现阶段在我国制药工程专业办学点有283个,致力于塑造从业药品生产制造的工程设计应用性优秀人才。上海市应用技术大学于2007年设定制药工程专业,依据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制药业领域的具体专业人才,制订了合适自己状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药工程专业致力于培育具备合规管理、品质、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意识,把握制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并颇具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应用性优秀人才。“药物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根据有机化学、物理学及其分子生物学等剖析测量方式,科学研究药物的质量管理方式[1]。因为药品是一种特有的产品,关系到人的营养健康与性命,因而,药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十分严苛,涉及到药品生产制造、商品流通的历程都务必严格监督。做为一门涉及到药品全方位质量管理的共同性课程,“药物分析”充分发挥着“双眼”的主要功效。制药工程的专业特点规定“药物分析”课程课堂教学不但要具有有关科目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最新消息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有关实验仪器,将教学课堂与生产制造运用紧密联系,进而塑造具备一定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高端工程优秀人才[2]。

  1“药物分析”课程的现状以及剖析

  1.1学员药理学力量薄弱,內容多学时不足

  上海市应用技术大学制药工程专业选定的教材内容为杭太俊等[3]小编的《药物分析》(第8版),该教材内容对于药学类专业撰写,以《中国药典》2015版为基本,紧密联系药理学和药业技术性发展趋势,关键专家教授內容为:药品品质规范化管理;药物分析的主要功效;药物品质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检测标准;中国药典的具体内容及运用;药物的辨别、定期检查成分测量;典型性药物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品质规律性和剖析特性;药物品质科学研究中的当代剖析新技术与进度。该教材丰富多彩,共收益160多种不一样构造的典型性药物,涉及到非甾体抗感染、神经兴奋、局部麻醉、降血压、镇定促进睡眠、抗精神疾病、抗疟、抗乙酰胆碱、生长激素、维他命、抗菌素等。“药物分析”课程不但需要学员具有有机化学等有关课程基本知识,还规定学员具有药物有机化学等专业技能,对同学的基本知识规定十分高,因而,学员广泛体现“药物分析”知识要点繁、学习培训难度系数高。除此之外,药学的基础课时大部分在 ** 学时及以上,上海市应用技术大学的“药物分析”基础课时仅为40学时。

面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的“药物分析”教育改革_药业期刊投稿_药学论文网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