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全网的“白人饭”,轻食赛道新风口?


最近,网上开始流行起一种叫“白人饭”的饮食方式。

何为白人饭呢?即仿照网友印象中的白人轻食,据说有网友看到国外朋友制作沙拉饭食,于是发布到网络上,没想到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模仿,随即成为了一种流行。

这种饭菜非常简陋,主打的就是一个词,简单快捷,可以是生菠菜配整根胡萝卜,也可以面包夹芝士、火腿片,还可以直接生芹菜蘸沙拉酱……

如今,抖音平台相关#白人饭#话题播放量已接近3000万,小红书平台更是有不少网友晒出自己自制的白人饭相关内容,热度最高的笔记阅读量相关点赞量已近4万,微博#白人饭#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了500万。

白人饭为何会突然走红?它会成为中国轻食赛道的新风口吗?


01

被价格背刺的年轻人

迷上了白人饭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在中国美食是一个厚重词汇,它不仅代表着能够填饱肚子,同时需要“煎、炒、烹、炸”,各种色香味俱全,同时荤素搭配,营养完善。偶有重大节日,更是鸡鸭鱼肉海鲜同时上场,以此抚慰内心疲惫、枯燥与辛劳。

然而,与中国人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对饮食更没有如此厚重的文化,讲究的更多的是快捷、迅速。而白人饭其实就是简陋版本的西方饮食一种,主要特点就是生食、冷餐、素食、分量少。甚至无需烹饪加工,手头的食材洗洗就能吃。

白人饭,图片来源小红书

最开始谈起白人饭的是国外留学生,年轻人只是难以置信这种饮食方式,但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白人饭,中国的年轻人也开始模仿与跟随这种饮食方式。

“比起自己做饭真的太方便了!”、简直就是“打工人的天选午餐”。不少人从质疑“白人饭”,理解“白人饭”,到后来变成只吃“白人饭”。甚至有人发明相关食谱,成为了平台上“白人饭”分享达人。

股热度甚至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最近美国著名流媒体网站Buzzfeed就在6月14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受难餐”:中国最新的社交媒体趋势是“白人饭”,发帖数量惊人!》,文章中介绍了“白人饭”在中国网络上的走红。

除此之外,美国CNN、Buzzfeed与英国卫报等媒体都对这股热潮进行了报道。

为何中国年轻人会突然迷上白人饭呢?白人饭到底有何优点?

要知道白人饭相比中国传统美食,色香味层面相差甚远,有时候水果搭配一个蛋都能当成一餐,番茄配块豆腐可能都能算午饭,主打就是吃,甚至微博有网友评价“难吃到失去活着的欲望。”

1、迎合了当下餐饮的健康需求趋势

健康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据KANTAR TNS调查显示,74%的中国消费者在选择饮食时最首要的三个因素是“健康”“多样化”“均衡”。

为了满足当下消费者的养生需求,连快餐巨头老乡鸡都推出减脂食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老乡鸡的减脂餐,甚至发起了连续14天吃老乡鸡的挑战;

霸王茶姬直接公布首批6款产品热量和营养成分,并上线“低负担控糖专区”。就连公认热量爆的西式快餐品牌肯德基,也推出一款主打健康的荤素多多卷.......

白人饭虽然味道难吃,但有几个非常核心的特点,第一,食材基本无需加工,天然食用,避免了如预制菜、烹饪等深加工容易造成的多油多盐等问题,这对经历了“科技与狠活”暴击的年轻人而言非常的重要。

第二,白人饭的食材新鲜度可以自己把控,而且更多的选择的都是蔬菜、水果、粗粮等公认的健康食品,对年轻人特别是渴望减肥的年轻人而言非常友好。

2、省事、省力,最重要的是真省钱

随着时代的演进,下厨做饭已逐步变成了年轻人的负担。虽然有各种方便烹饪电器辅助,甚至出现了快手菜、预制菜等方便快捷的新餐饮品类,但被工作压榨后早已精疲力尽的年轻人,根本提不起兴趣走进厨房,更别说花费几个时辰做饭。

白人饭却很容易做,买些水果蔬菜拌一拌,或者搭配几片面包片捏一捏,一顿白人饭就做好了,全程甚至不需要10分钟,非常省时省力以最低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去补充人体热量和必要营养摄入。

白人饭,图片来源小红书

当然,最重要的是,白人饭超级省钱。据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白领群体食用中式快餐的可接受价格中,八成受访者选择了30元以下。

但当下年轻人随便吃好一点的快餐、麻辣烫等就不止30元,更别说轻食了,稍微好一点就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元,堪称价格刺客。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白人饭既有轻食健康减肥的功效,同时价格还不高,自然成为了年轻人的首选。而且,中国市场早已培育出了成熟的轻食文化,特别是年轻客群,很容易接受白人饭概念,最终成为白人饭的热衷粉丝。


02

轻食赛道新风口?

从2002年上海开出第一家新元素餐厅开始计算,轻食品类在中国已经发展20年。20年时间,轻食赛道沉沉浮浮,虽然一直没有发展出足够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处于有品类无大品牌的状态,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了消费者的轻食心智。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调查人群中94.9%的人至少每周消费一次轻食,55.7%的人一周消费2—4次,其中企业普通职员和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

特别是经历疫情以及刘畊宏之后,人们对健康轻食需求直接爆发。

然而,虽然需求旺盛,但轻食赛道存在一个普遍的痛点:高价。

网友晒出了上海市中心某商场轻食店餐品,约100克蔬菜沙拉,100克香菜烤鱿鱼虾仁,100克土豆泥沙拉,总价为85.4元,不足一名普通女生的食量。“吃不饱又贵!”该网友直言道。

餐饮O2O搜索也发现,超能鹿战队、食野等平价轻食品牌产品价格基本在20元-40元区间。沙野轻食,gaga等较高品质轻食品牌,价格则普遍在30-60元以上,gaga价格最高的牛肉类沙拉价格甚至可达89元。

有轻食相关餐饮人透露,一份普通的轻食堂食毛利润基本能够达到70%左右,外卖虽少一点也有50%左右。“这还是正规的餐具、干净的食材、质量好的包装。一些“投机取巧”的商家,成本更低,利润率会更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平价省事省力的白人饭,能否成为健康赛道的下一个新风口?

1、白人饭并没有脱离“吃草”模式

白人饭并不是新的轻食品类,只是轻食的简陋版本。

查看网友分享的白人饭相关笔记,食材基本都是蔬果、面包、坚果之类,热量或许符合健康需求,但口感太差,基本没有脱离吃草模式,难让消费者持续复购。

而且,当下白人饭的流行不过是一阵热潮,与夏季也有关系。

随着夏季结束,秋冬的到来,在冷空气的催化下消费者天然偏向选择热乎乎的食物,白人饭想要继续俘获消费者的喜爱很难。

这也是很多轻食品类的特性,淡旺季非常明显。

2、创新中式轻食更适合“中国胃”

如果说轻食1.0时代是舶来品时代,产品多以西式沙拉为主的话;

那么,随着餐饮国潮风吹来,当下轻食赛道已逐步进入2.0阶段,即以更适合中国胃的本地化中式轻食为主,用中餐的工艺和食材做轻食,如沙野轻食的杂粮饭、轻食粥、卷饼等产品。

而白人饭依然还停留在轻食“舶来品”阶段,只是轻食品类在“消费降级”趋势之下的一种简陋“代替品”。

或许,我们可以将其当成都市人新型自律下为效绩最大化所做的选择,譬如便利店的各种卷和三明治般。它是一股热潮,但难以成为持续需求,就像寺庙咖啡一样。

-END-

作者 | 苏苏

出品 | 餐饮O2O


延伸阅读
  • 纪念稻盛和夫:抱怨无用,干就对了!

  • 海伦司的重生:净利率创新高,更极致的新模型

  • 干货 | 如何判断餐饮消费品企业的价值?

  • 月销40万杯!永和大王益生菌冰豆浆上线,赋予“国民饮料”新玩法!


合作/投稿/咨询等,欢迎骚扰O2O君!
电话/微信号:13392164760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