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物流车的运营模式分析

几年前,新能源物流汽车或多或少存在生产繁荣、经营困难的问题。由于补贴制度的存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具有明确的利润模式,因此生产强劲。但在运营阶段,由于系统问题、车辆本身的技术水平等问题,新能源物流汽车的推广和运营存在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是加快新能源物流汽车应用和创造价值的关键。

在中国,新能源物流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新能源物流车辆进入物流行业的运营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最终使用客户通过新能源物流车辆运营平台租赁车辆,这是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使用模式。二是最终使用客户购买新能源物流车辆进行运营。今年,该模式的发展正在蓬勃发展,主要是一些大型物流公司开始购买和使用。

平台,行业发展的阶段产物

从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角度来看,国家对新能源物流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持坚定乐观态度。在公交、卫生等国家强有力控制的细分领域,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料汽车已经蓬勃发展。然而,在物流行业,没有大规模的新能源物流汽车取代燃料汽车的现象。由于公路运输是中国第一个开放市场化的行业,其市场运营主体主要是个体司机或小型私营企业,他们更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经营问题,也没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进行试错,因此使用新能源物流汽车谨慎理性。

但与此同时,物流行业出现了大量的新能源物流汽车运营商,其中大多数对行业发展和政策有更敏锐的嗅觉,也有能力和渠道获得政策红利。此外,许多企业也有包括国有资产背景在内的大型资本支持,其发展不是为了短期利润。其业务增长逻辑遵循风险投资的概念。因此,在资本的帮助下,这些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繁荣。例如,在城市配送领域,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包括熊猫新能源、地铁等知名企业。

目前,新能源物流汽车市场有两种主流运营模式:租赁模式和共享模式。租赁是指最终客户(物流公司)向新能源物流汽车运营平台支付租赁车辆使用的一定费用。部分租赁平台不涉及实际物流运营,只提供车辆及相关车辆维护责任;部分租赁平台直接提供司机和车辆,参与实际物流运营,相当于外包部分物流公司。在租赁业务中,平台公司和物流公司都希望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新能源物流车辆共享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生态。其运营充分借鉴乘用车共享租赁模式,希望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短时间内车辆与货物匹配的物流需求问题。相关平台的信息系统一般包括物流车辆分时租赁APP、维保APP、多个模块,如管理平台和结算平台。

无论是租赁还是共享商业模式,最终车辆用户物流公司都希望通过租赁或分时租赁来规避购买车辆的风险,节省大量资金占用。

虽然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发展火爆,但业内仍有冷静思考。比如熊猫新能源CEO刘欣告诉记者,新能源物流汽车运营平台是阶段性产品。从平台运营公司目前的商业模式来看,最终成为物流公司或租赁公司。物流行业没有物流汽车租赁的市场空间。新能源汽车的租赁需求是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支持,但政策红利不可能永远存在。

刘欣还介绍,熊猫新能源是投资股东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切入点,而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新能源物流汽车运营平台。集团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机遇巨大,整体投资还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汽车制造等,新能源物流汽车的运营只是重要的分支之一。

自购,展了大物流公司发展的雄心

可喜的是,今年市场上出现了大型物流公司自购新能源车辆运营的现象。比如京东物流的青流计划ACE顺丰、四通一达等大型物流快递企业也提出了数万辆甚至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更换计划。

京东向本杂志详细介绍了公司在新能源物流汽车方面的布局。据报道,自2017年11月以来,京东物流开始与全国多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联合测试、联合研发,引进了数千辆新能源物流汽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沈阳等16个大中城市投入使用。京东物流与汽车公司的合作是深入和多方面的。京东通过提供物流场景的数据支持,参与车辆选择和定制车辆生产。

在购买新能源物流车辆之前,京东应详细尝试新车型,即将供应商提供的车型投入实际业务场景至少30天,通过实际测试指标判断车型是否能满足京东的业务需求。京东对新能源车辆的要求主要取决于耐久性和稳定性,并参考驾驶员对车型的驾驶体验。

应该认识到,这些大公司的新能源物流汽车采购和使用计划,不仅从当前运营成本和效率的角度,而且在绿色物流发展趋势下,未来物流市场可能发生变化,前瞻性布局和竞争战略,展示了这些公司在新兴、潜在的商业市场抓住战略和雄心。

运营仍面临诸多问题

不可否认,新能源物流车辆的使用给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带来了一定的价值。一位行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路权政策、补贴、充电桩分布、充电价格等因素,成本核算明显波动。从自行车运营成本的角度来看,更换为新能源物流车辆后,企业运营成本可降低10%。更重要的是,现阶段的物流配送服务已经从以前的成本控制转变为拼写服务和速度。特别是大型电子商务和新鲜农产品的配送特别注重及时性。不受交通时间限制的新能源物流车辆具有很大的优势,也可以减少企业因非法驾驶和停车而造成的罚款损失。因为在终端配送环节,有很多运输车辆是电动三轮车和改装车。由于其非法的身份,企业每年都要支付大量的罚款,使用合规的新能源物流车辆可以避免非法罚款。

据报道,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存在一些难题需要解决。刘欣表示,仅从目前市场上新能源物流汽车的质量和配套设施来看,并不能完全满足物流企业的需求,因此不能完全取代燃料汽车。核心考虑标准是新能源物流汽车是否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这也是物流企业长期良性经营发展的基础。如果这两个目标能够实现,我们应该大力推广新能源物流汽车。在某些地区,新能源汽车确实有优势。例如,在深圳,政策支持相对较强,每个地区都设立了新能源示范区,禁止燃料汽车进入示范区。然而,仍有少数地方可以像深圳这样给予如此强有力的支持政策。此外,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和维护系统建设还不完善,使客户在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时仍存在顾虑。

刘欣最后的结论是:新能源物流车辆要良性发展,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良好的新能源物流车辆作为基础。由于物流企业的需求本质上是不变的,他们要求车辆质量好,服务保证,价格便宜。物流企业对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标准是空间、负荷和耐力。他们希望车辆能尽可能长时间运行,拉更多的货物,行驶里程长,这是客户最关心的因素。第二,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汽车环境。随着汽车购买补贴的退出,许多客户希望在运营中有一些支持政策,如通行权。第三,车辆属于资产重的生产工具,物流业是一个毛利润低的行业。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一些金融工具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包括购买车辆的成本,对促进新能源物流车辆的应用也非常有价值。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