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市场,即将崩塌的泡沫?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似乎许多行业幻想成为一片蓝海,就像吸毒一样,颠覆了一切。因此,多年来,人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风口吹过,然后停止了。O2O、互联网 、IoT、P2P、直播、VR、AR、AI、内容创业意味着不为行业创造一个概念,为自己想做的事业感到抱歉。然而,在经历了 15 年后的资本测试后,许多行业暴露出发育不良的四肢。中国科技公司所在的智能硬件行业也是一个虚假的泡沫吗?

Winteris coming

借用权力游戏中的黄金句子是不可避免的。在金融定律中,金融危机总是不可避免的,一次又一次地发生。2015年中资本市场寒冬的到来,揭示了缺乏市场和利润模式的细分领域。大型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巨头对智能硬件行业的投资态度明显收紧。

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智能硬件投融资数量呈拐点式减少,天使轮,A早期融资比例下降,单笔融资金额下降40%。

鸡肋的产品形式和伪需求

有很多类别,但大多数都没有触及用户的痛点

众多「互联网 」「智能」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如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智能机器人等,不能满足用户对健康生活和儿童早期教育的需求。

定位模糊,用户体验成本高

产品功能定位不明确,产品形式与功能结合不紧密,使用户难以判断,无法体验,消费成本高。如智能自行车头盔、智能眼镜等。

缺乏强大的平台控制中心,单个场景 智能硬件不能实现集成控制和联动,不能满足复杂用户的使用场景,一个硬件,对应一个APP、一次控制现象明显。消费服务体系不完善售前体验、调试安装、售后服务体系不完整,消费学习、维护成本高。

风暴后的市场格局

从浮躁到冷静

资本市场投融资热度降低,新硬件厂商的产品和盈利模式面临考验,如 VR/AR 由于市场体系不成熟,高销量产品多为经验型低价产品;

大型硬件制造商对产品研发策略谨慎,在固有需求明确的细分市场投资更多。如智能路由、空气净化器、智能空调等。

红海初期形成一级红海

手镯、智能路由、车载用品、蓝牙扬声器、蓝牙耳机等产品定位明确,单一产品价格低,厂家参与广泛;

小米手镯、360 儿童电话手表等长尾单爆产品销量可观。巨头生态/平台布局

小米:抓住机遇,构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可穿戴、健康医疗等生态链;

华为:依托技术研发实力,打算占领底层通信协议,打造Hi-link、Openlife 平台生态;

阿里、京东:打造超级 APP,但设备联动效果差。

建立服务体系

2016年,小米和华为增加了对线下门店的投资,增加了产品展示曝光体验互动的机会。

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用户

25岁以下、26-35以年龄为主要用户的智能硬件品尝用户。女性用户更喜欢智能家居硬件。

用户活动,产品粘度低

手机科技公司的产品分布

手机制造商作为智能终端设备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智能硬件领域的市场状况。

手机制造商在京东平台上销售产品

硬件产品布局策略

综述

根据国内科技领域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的产品布局策略,只有技术研发和财务实力丰富、利润压力小的巨头企业才能布局基础技术、平台开发和硬件生态。大多数制造商都很谨慎,只进入市场需求大、被用户认可的产品领域。其他硬件制造商,如大疆,几乎很少发展。什么时候,冲动的行业氛围,异常的企业价值观可以撤退,什么时候,坚定的产品技术企业站稳脚跟,是智能硬件市场的春天。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